银保监会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2020-11-24 17:06:16

昨天(11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并要求包商银行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后续工作,如遇重大情况,及时向银保监会报告。

去年5月24日,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成为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随后,包商银行的风险处置、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是否兑付颇受市场关注。

11月13日,包商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该行拟于11月13日对已发行的65亿元“2015包行二级债”本金实施全额减记,并对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总计:585639344.13元)不再支付,包商银行已于11月12日通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授权其在减记执行日进行债权注销登记操作。

对于全额减记二级资本债的原因,包商银行表示,11月11日收到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的通知》称,在接管期间,经清产核资,确认包商银行已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生存。

今年8月6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了包商银行风险处置的具体细节。报告称,2019年6月,为摸清包商银行的“家底”,接管组以市场化方式聘请了中介机构,逐笔核查包商银行的对公、同业业务,开展资产负债清查、账务清理、价值重估和资本核实,全面掌握了包商银行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清产核资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每年利息甚至多达百亿元。包商银行在被接管时存在严重的资不抵债缺口,已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若没有公共资金介入,理论上一般债权人的受偿率将低于60%。也就是说,466.77万个人客户、6.36万企业及同业机构客户中的大多数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承接包商银行的资产负债,处置该行风险,今年4月9日,银保监会批准了蒙商银行的筹建申请,该行也在5月25日正式开业。成立当日,包商银行接管组公告称,包商银行将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分别转让至蒙商银行和徽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