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一张或将影响重疾险定价的“表格”呼之欲出。5月8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20年版重疾表”)对外发布。
据悉,为此次重疾表修订,中国精算师协会收集了承保数据3.7亿条、理赔数据587万条。同时,针对约75万件未知癌症病理、死因不明确、病因不明确等赔案信息不完整问题,组织保险公司通过查询原始卷宗等方式进行人工补录,这些都为经验发生率准确计算提供了保证。
那么,此次发生率的调整,是否真能让重疾险产品降价?
严重恶性肿瘤发生率将下降
整体上看,2020年版重疾表发生率水平除了受到定义调整影响外,还与基础粗率水平变化、波动性调整、未来趋势调整等多个环节有关。
目前正在向行业征求意见的新重疾定义调整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对恶性肿瘤区分成轻度、重度两类,将原属于恶性肿瘤,比如滤泡状甲状腺癌等划归为轻度恶性肿瘤,这样一来,严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将下降,而轻度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则有所提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精算师协会还发现,从经验分析结果来看,严重恶性肿瘤在20-45岁年龄段的发生率降低,而高年龄段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此次重疾表修订,还编制了新重疾定义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多病种重疾表,兼顾多地市场需求,提升保险业在大湾区发展中的机遇。同时,编制了新重疾定义下的两种老年人代表性重疾经验发生率参考表,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健康保障需求。
重疾险仍有下调价格空间
一般而言,保险产品的定价主要受利润率、发生率、退保率、费用率等多项因素影响,而此次2020年版重疾表便是修改了发生率这一指标,例如上述提及的“严重恶性肿瘤在20-45岁年龄段的发生率降低”等,这些调整都可能会影响重疾险价格。
中国精算师协会表示,本次重疾表修订在曲线形态和发生率水平上较现行重疾表均发生了一定变化,特别是对风险边际进行了科学优化,有利于促进重疾险产品的定价更加科学合理。
国泰君安(16.660,0.19,1.15%)证券研报观点认为,配合此前协会对重疾险定义的修订,此次重疾发生率表下调了20-45岁年龄段的重疾产品主力客群的疾病发生率,使得保险公司能够保证利润率的同时下调产品价格,部分对冲了当前重疾险竞争较为激烈引发的价格下行压力。
不过,一位资深保险精算师对新京报记者解读称,其实,严重恶性肿瘤在中低年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疾病定义的调整等原因,但这个年龄段并不是高发病率的年龄,因此,对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终身重疾险的费率影响不会太大。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重疾险年内的第三次调整,此前银保监会对外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健康保险等风险保障类产品的价格将下降3%~5%;《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也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